中华文明史诗传
文|陈明福
第六章 隋唐一统五代乱
10纪事篇
一 杨坚代周建隋朝
五代十国乱纷纷,后周长期弥战氛。
杨坚废帝建隋朝,年号开皇文帝称。
诏令制定新法律,刑罚轻重五等分。
枭首宫刑酷法废,以法治国有条文。
清点户口索“貌阅”,查办逃避纳税人。
发展生产创义仓,多种措施为安民。
消除分裂求统一,派遣名将灭南陈。
积蓄充盈兵甲强,隋初之治史留勋。
二 开凿运河议功过
华夏大河西向东,交通主要赖水运。
南北交通费运筹,开掘运河图谋宏。
经济动脉纵向贯,五大水系得沟通。
商旅往返船不绝,中原江南同繁荣。
炀帝此举不恤民,千村荆棘万户空。
穷奢极欲下江南,大造龙舟作行宫。
长城运河多毁誉,付出代价太沉重。
客观开启万世利,举措不仁有大功。
三 晋阳起兵反暴政
李渊家族居关陇,显赫爵位祖传中。
七世祖父西凉主,年七袭得唐国公。
玄感兵败是前车,起事切勿作妄动。
审视独夫运已去,密运雄图待跃龙。
伪造诏令招兵马,称臣突厥避夹攻。
兴兵遇挫又犹豫,世民哭谏不回弓。
进军长安得先机,拥立幼帝好操纵。
时机成熟登皇位,剿灭群雄坐龙庭。
四 千古争议玄武门
文武全才李世民,功劳赫赫兴大唐。
“迩来父子争天下,不信人间有让王”①。
建成元吉嫉贤能,杀害秦王心始放。
世民下手先为强,玄武门外血流淌。
兄弟残杀成公案,史家争议千年长。
笔者亦有一家言,坦陈观点也无妨:
胜者成王败为寇,现实包含合理量。
贞观之治耀史典,莫为亡灵多忧伤!
注①陆龟蒙《和袭美泰伯庙》:“故国城荒德未荒,年年椒奠湿中堂。迩来父子争天下,不信人间有让王。”
五 贞观之治垂后世
义旗十八定关中,五载旋成混一功。
武修文治天可汗,济世安民念书生①。
殷鉴不远亡隋辙,为君之道存百姓。
休养生息民安乐,并用法德治国经。
商旅野次无盗贼,马牛布野生气盛。
用贤任能斥小人,广开言路谏言听。
更叹祸机潜依伏,更衣竟日闭深宫。
创业守文两兼之,三代之下得头名。
注①《新唐书·太宗本纪》载,太宗四岁时有书生来李渊家见之大惊:“令公子仪表堂堂,有帝王之相,不到二十岁,肯定能济世安民。” 书生离去后,为怕惹祸派人去追杀,不知所踪。遂改其名为世民。
六 渐不克终埋祸根
太宗未能慎敬终,魏征曾经直指过。
详列表现十方面,条条实据无话说。
自谓居位不善多,宫室台榭有兴作。
犬马鹰隼远地取,供顿烦劳极穷奢。
怒涛翻腾摧樯楫,隋亡之鉴时惧祸。
碧澄清澈波如镜,此水怎能再覆舟?
抑制人欲难上难,拒谏塞言随心做。
未能立德树榜样,颓势已显走下坡。
七 黄花一开百花杀①
贩卖私盐已备武,落第秀才菊花赋。
冲天大名早已定,满城带甲非虚无。
金色蛤蟆睁眼怒,曹州起事有宏图。
风卷残云进长安,扫荡皇城见于书:
六军门外倚僵尸,七架营中填头颅。
内库烧为锦绣灰,天街踏尽公卿骨。
登基国号称大齐,帝位四月策有误。
只过二十五年后,李氏王朝改姓朱。
注①黄巢家几代违法贩卖私盐,已有小股武装。《不第后赋菊》:“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”唐懿宗末年各地多灾,有民谣:“金色蛤蟆怒睁眼,翻却曹州天下反。”
八 藩镇割据成毒瘤
唐代武功空前有,国运不长早衰朽。
个中原因颇复杂,藩镇拥兵是祸首。
太宗钟情分封制,大臣反对未成谋。
分封诸王间州县,折中方案错杂就。
宗元杰作封建论,纵述封建历时久。
唐兴州邑立守宰,时有叛将无叛州。
重用藩将大失策,藩镇割据成毒瘤。
桀猾时起害方域,安史大乱国运休。
九 唐诗成就登顶峰
隋唐国家大一统,诗坛文苑大繁荣。
最是唐诗皆乐道,文化史上登顶峰。
诗歌艺术称海洋,灿烂繁星缀天空。
天才诗人竞风流,名篇佳作出不穷。
上起帝王卿相将,下至平民樵贾农。
三教九流爱咏吟,各种体裁无不工。
争奇斗艳百花放,艺术瑰宝堪珍重。
“好诗唐人已作完”,鲁迅感叹代赞颂。
十 古文运动转文风
汉魏六朝骈体造,佶屈艰涩堆辞藻。
四六句法成桎梏,陈腐形式理该抛。
子昂提倡古文早,变革文风有功劳。
盛唐频出散文体,崇雅黜浮出新貌。
韩愈主张文载道,挺身掀起复古潮。
造语新奇不拘格,散文大家独居鳌。
宗元行文仿离骚,倾吐块垒胆气豪。
山水游记尤精绝,珠玉连缀成就高。
前文回顾
陈明福 | 《中华文明史诗传》第三章 一统天下始于秦 (1)
陈明福 | 《中华文明史诗传》第三章 一统天下始于秦 (2)